2025/7/24–7/26 日冥對分行運感想

日冥與日土兩組關鍵相位啟動,效應延續至 26 日

24日凌晨 0 時起,太陽陸續與冥王星、土星形成兩組緊密相位,效應高峰將持續至 26 日:

  • 日冥互入相位,形成獅子/水瓶的固定星座對分相

  • 日土互入相位,形成獅子/白羊的火象星座三分相

上一次日冥對分發生在2024年7月23日,當時冥王星逆行於水瓶座0度。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時間節點,不妨回顧去年此時的當週要聞,試著辨識當時社會集體意識中浮現的轉折與對抗。


逆行行星的意義:沉澱與發展自我意識

行星逆行,彷彿將原本向外流動的能量暫時封印。若將行星的力量比喻為蛋黃,逆行的過程便如碳酸鈣逐層沉積,緩緩形成一道堅硬的外殼,不僅隔絕外在干擾,也為內在能量提供沉澱、累積與醞釀的空間,最終孕育出更明確的自主意識。

冥王星的逆行尤為特殊,它不只是封存,更是一種深層的自我轉化。這個過程漫長且徹底,一旦啟動便無法回頭,如同逐層沉積的蛋殼將能量封住,只待未來破殼而出的重生。「回不去了」正是對這股轉化能量最貼切的註解。

冥王星於2024年11月20日正式進入水瓶座,並停留至2044年1月19日。這段長達二十年的轉化歷程,及至目前已有三次逆行:

  • 2023/5/2 – 2023/10/11,初次進入水瓶座(0 度),逆行回摩羯座 27 度

  • 2024/5/3 – 2024/10/12,水瓶座 2 度逆行回摩羯座 29 度

  • 2025/5/4 – 2025/10/14,水瓶座 3 度逆行至水瓶座 1 度,未再退回摩羯座


日冥對分相的張力:群體與權威

水瓶與獅子的對宮軸線,象徵群體與權威的僵持與對立,雙方立場都極為堅定,互不退讓。冥王星作為轉化能量,其逆行狀態意味著:群體意識正透過內化的方式進行深度轉型,「堅定自己的想法」,這不是為了反對權威,也不是一意孤行,而是在順行時期觀察並感受外界後,回歸自身,思索:「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?這是出自我的意志嗎?」縱使外境未必真的將人關起來,但在內心深處,往往已進入一種封閉與釐清的階段。


冥王星水瓶座的集體意志:分眾、聚合與壓力形成

冥王星進入風象固定星座水瓶後,意識的重點不再是統一,而是分眾。重視思維與概念的分眾與聚合:「如果你要的不是我認同的,那我們道不同不相為謀。」

冥王星的破壞與重生特質,與水瓶的堅定理念、聚眾相遇,將原本零散的聲音逐漸凝聚,形成可以撼動體制的力量。它不是以衝突為前提,而是透過立場集結形成結構性的集體壓力,最終導致局勢翻轉。這正是「我不干涉你與我之間的認知差異,但這並不妨礙我去尋找與我共鳴的人,形成新聯盟」的體現。


太陽獅子座的權威力量:恆久展現自我意志

當太陽進入獅子座:火象固定星座的獅子,是太陽的廟位,也是土星的陷位。太陽象徵本命盤中的「真我」,如同陽光般恆久綻放、不易衰弱,是能量穩定而強烈的展現;而在事件或人事象徵上,太陽亦代表權威與統治者。

與「行星入旺」不同,入旺雖有名聲遠播之勢,但其真正實力可能尚未經得起考驗;反之,行星「入廟」則意味著這顆行星確實能掌事、推動事務,能否名副其實則另當別論。這是入廟與入旺的細微差別。無論如何,入廟與入旺皆屬於行星狀態良好的尊貴位置,象徵能量的穩定發揮與健康運作。


對分相不是一次定生死,而是一場長期角力

當太陽在廟位獅子座,與位於水瓶座的冥王星形成對分時,代表能與冥王能量抗衡的,正是那些「實際掌權的在位者」。我們雖常將對分相視為一決高下的對抗關係,但一旦涉及外行星(如木、土、天、海、冥)時,格局往往非一次定生死,而是需透過內行星(日、月、水、金、火)反覆觸發,一次次將石頭推上山。

因此,回顧上一次日冥對分的事件便極具參考價值。我的觀察是:「孤掌難鳴,群體的力量似乎占了上風」。太陽每年必經獅子座一次,而冥王星自 2024 年 11 月 19 日正式進入水瓶座後,將在此停留至 2044 年 1 月 19 日,長達約 20 年又 2 個月。在這段期間,日冥對分將一再發生,反覆撼動掌權者的意志與地位——高牆,終將因累積的張力而動搖。


*火星是內行星還是外行星,之後再寫一篇短文。

*日土三分相待續。

Next
Next

金星雙子掌握人際節奏,優化職場互動